7月22日,在新疆庫車市的龜茲小巷,民間藝人帕爾哈提(右一)在給年輕舞者教授薩瑪瓦爾舞動作要領(lǐng)。
8月4日,在新疆庫車市的龜茲小巷,民間藝人艾合買提·毛拉克在表演薩瑪瓦爾舞。
銅盤銅壺穩(wěn)穩(wěn)地頂在頭上,腳下舞步輕快如風,在新疆庫車龜茲小巷內(nèi),一群舞者正跳著薩瑪瓦爾舞——一種源自千年古龜茲的古老舞蹈。他們的每一個轉(zhuǎn)身都仿佛帶著歷史的回音,引得圍觀游客陣陣喝彩。舞至酣時,舞者會邀游客共舞,笑聲與樂聲融成一片。
薩瑪瓦爾舞起源于新疆庫車,出現(xiàn)在公元4至7世紀龜茲樂舞鼎盛時期,在克孜爾千佛洞窟內(nèi)可找到與薩瑪瓦爾舞類似的壁畫場景。2007年,薩瑪瓦爾舞被列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
今天,在新疆各地都能看到薩瑪瓦爾舞者蹁躚的舞姿,這種古老的舞蹈就像天山上流下的雪水,綿延不絕、清澈如初——而這,正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、生生不息的生動注腳。
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